前些日上海地区已出台了限制过度包装的法规。有新闻报道称:上海市人大审议了《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草案)》,其中规定上海鼓励企业在保障商品安全、卫生的条件下对商品进行简易包装。
对于这样的立法,有人喜、有人忧,因众产品的精细度不同,包装的档次也不一样,设计包装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各不相同。把包装简单化固然能做到节能环保,但到底该怎么定义,如何去权衡高档商品和低档商品?过度包装,该如何定界限呢?
此种立法争议颇多,中青报也为此作了网上调查?内容为:每逢佳节,商场里总会出现一些包装用材奢华、商品售价虚高的商品,从上千元的几块月饼到上万元的几根人参,过度包装现象屡见不鲜。近日,《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草案)》提交上海市人大审议,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将受到惩罚,最高罚款达10万元。对此,你怎么看?一起说说吧。并设置了7个问题等待消费的真实感受。
小编也试着问了身边的朋友,他们普遍认为很多产品属于过度包装。“谁愿意花200元的去购买50元的商品。比如说月饼,它们的制作成本通常很低,经过几番包装后价格就有可能抬高到了几百或者几千元,这样的做法我们消费者是不能也不愿意接受的,但在节日里为了礼节又不得不为这样的奢侈包装买单”其中一位说。但他们同时表示,同等价格的商品,会更倾向于购买包装漂亮的。
这似乎是一种矛盾,过度包装在新的政策下可能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等包装下却不一定能区分产品的品质,在普通包装面前,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产品的好坏?成了他们担心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一款售价为30元的产品和一款300元的产品都用上同样的包装,消费者在购物时就会产生疑问,再经导购的误导,购买情况可能与消费者的愿望完全相反。
购买正品是消费者很在乎的事,有专家支招说,买正品看包装,包装是否仔细,是否精美,是目测商品正宗于否的一种简单方法。而如今简化包装会不会影响了消费者最简单的判断?是不是也会影响某些产品的品牌推广?这些也被消费者当成了饭后的谈资。
他们既希望过度包装立法限制不法商贩,也希望所立新法规将标准明确化。品质优良的产品需要在包装上添加哪些消费者能辨认的标识,或者质产品的包装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包装度,等等。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你赞成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吗?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