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2020大型家电包装全自动钉糊箱解决方案...
  • 全媒体触发
  • 2020江西同乡会
  • 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
  • 中国制造业即将迎来黄金五年
  • 高速瓦线新标准问世
  • 其实,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当...
  • 东洋推出可高速印刷、可蒸煮的水性油墨
  • 9类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
  • 巴菲特印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
  • 30家央企争做雄安建设排头兵
  • Landa宣布2017年测试客户名单
  • 快递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 没名没姓的快递单为何令人踏实?
  • 一文读懂两会后最权威的经济研判
  •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是这50家
  • 第24届华南国际印刷展2017中国国际标签...
  • 跨境电商盲点之下如何走出新路子?
  • 包装印刷业未来几年哪些岗位最有钱途
  • 《箱纸板》新标准已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
  • 达能雀巢联手了
  • 《阿里聚安全 2016 年报》正式发布
  • 零售商们谈未来五年的“新零售”
  • 可口可乐在全球推动130年来最显赫的包装...
  • 阿里“新零售”战略即将宣布 追寻马云“...
  • 未来30个商业发展趋势
  • 可口可乐新包装可以换脸玩嗨了
  • 2017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2017年电子商务必将“有法可依”
  • 2月1日起一批新规新政施行
  • 东莞成中国春节第一空城
  • 纸包装行业的黑科技,可制作任意尺寸纸箱!
  • 上海连和即将发布互联式地板车
  • 2017包装设计5个发展方向
  • 2016年中国物流业大事件
  • 《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企36家入围
  • 三部门联合发布 《电子商务“十三五”发...
  • 十大新变化与新机遇-解读2017年中央经济...
  • 潘通发布2017年度色彩(附历年年度代表色)
  • “菜鸟”推出智能包装算法,纸箱厂一年...
  • 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 得废纸者将“得天下”,废纸逐渐成为企...
  • “双十一”是每个商家躲不过的“劫”
  • “201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 休闲农业7000亿大蛋糕
  • 2016双十一
  • 15省发布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微信Webike要做共享单车
  •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
  • 工业机器人市场再创新高产业发展仍需保...
  • 印刷复制行业:转型十年 重新焕发青春

    十年前,北京的出版社为了印制一本高档的精美画册,要奔赴两千公里外的深圳;
      
      十年前,读者要重印几百册绝版书,竟找不到愿意提供服务的印刷厂
      
      如今,随着印刷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北书南印”已经成为过去时;随着数字印刷企业的成长和技术的发展,绝版书和短版书的印刷也成为可能。
      
      变化背后是十年来中国印刷业的发展:2002年中国印刷业总产值仅为1708亿元,而到2011年快速上升至8677亿元。近三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印刷复制业一直是新闻出版行业的支柱,占据全行业总产出的半壁江山。
      
      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发展
      
      中国印刷业集中度在提升
      
      2011年,2400多家规模印刷企业创造了中国印刷业一半的产值,其占中国印刷企业数量的比例仅为2.4%。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对此评价道:“规模企业已成为中国印刷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国印刷业的集约化程度已大幅提升。”而中国印刷企业的数量,也从十年前的16万多家降至今天的10万多家。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得益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大变革。
      
      2001年年底,中国入世尚未满月,中国印刷集团就开始筹备,印刷业“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历史性变革由此启动。2003年2月,中国印刷总公司、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正式从总署脱钩,组建成中国印刷集团。随后,地方印刷厂分别与所属新闻出版局脱钩,重组成立印刷集团。
      
      经过十年发展,目前中央、省(区、市)以上城市共有12家印刷集团。体制机制的变革给集团带来了活力,以全国第一家报业印刷集团——辽宁新闻印刷集团为例,它已从当年的亏损大户变身为全国百强企业。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风生水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印刷行业只有3家公司上市——界龙实业、陕西金叶和紫江企业。二十一世纪初,粤华包B、永新股份先后上市。自2007年以来,印刷包装企业上市呈“井喷”之势,每年都有企业上市,广博股份、东港股份、劲嘉股份、合兴包装、鸿博股份、中粮包装、丽鹏股份、盛通印刷、姚记扑克、东风股份陆续上市,还有部分国有出版物印刷企业随所属出版集团捆绑上市。
      
      很多企业通过上市筹集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上市较早的紫江企业,2002年营收18亿元,十年后的2011年高达82亿元,翻了两番还多。合兴包装通过募集资金在全国推行标准化工厂模式,已经从2008年上市时拥有4家子公司,发展到2012年拥有27家子公司。
      
      从轻微污染到绿色环保
      
      中国印刷业着力结构调整
      
      2012年9月1日开学时,全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拿到的教材中将有三分之一是用环保材料印制的。
    上海学生所用的教材中,还有部分采用了更为环保的水墨柔印方式。
      
      这一股“绿色之风”源自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的大力推动。2010年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两部门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绿色印刷战略拉开帷幕。
      
      实施绿色印刷离不开政策护航。
      
      2011年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国家环保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中国有了第一个绿色环保印刷标准。
      
      201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勾画出“十二五”期间实施绿色印刷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2012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绿色印刷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实施绿色印刷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0年11月,首个国家级绿色印刷园区——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成立。
      
      2011年11月,全国首批60家印刷企业获得绿色印刷企业认证。2012年7月,这个数量已发展到121家。
      
      2010年到2012年,上海印刷人3次开展教材柔印试验。2012年5月,全国首批100多种带有中国环境标志的婴幼儿读物上市。
      
      绿色印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采用。伴随着绿色印刷的实施,中国印刷业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印刷业积聚智慧能量
      
      “2012年第63届美国印制大奖刚刚揭晓,雅昌斩获8个被誉为印刷界‘奥斯卡’的班尼金奖,是中国获此奖项最多的企业。”雅昌企业(集团)市场部余淼近日自豪地向媒体透露。而作为亚洲最早获此奖项的印刷企业,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也不示弱,一举夺得6个班尼金奖。
      
      频频登上世界印刷业的最高舞台,这些企业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印刷业的精湛技术和辉煌成果。长期以来为他人作嫁衣的印刷行业,正在凭借科技和创意的翅膀,实现从传统加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型。
      
      科技是中国印刷业转型的技术基础。
      
      2008年,中国印刷企业运用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印制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2010年,使用同样技术印制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门票创造了质量100%合格的奇迹。
      
      为了推动印刷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印刷业技术创新。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对总署协调申报的印刷产业两大工程——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5420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支持。
      
      创意是中国印刷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雅昌企业(集团)创造了“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的商业模式,上海瑞时印刷有限公司通过制作纸质展架,实现了从出版物印刷向创意印刷的转型,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包装企业向创意集成服务商的转型。
      
      这样的创意案例还有很多。当福建艾派集团的创意礼品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当界龙集团设计的桌游产品进入世博园销售,当力嘉集团让旧厂房变身为创意文化产业园的时候,人们蓦然发现,创意的力量正在以所向披靡之势,改变着印刷业的旧有增长方式,推动这个传统行业发生脱胎换骨的革命
      
      从限制准入到扩大开放
      
      中国印刷业创造包容环境
      
      2012年8月17日,作为中国入世后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批现代化印刷企业之一,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迎来了十岁生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于永湛评价说:“中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步子加快,成立了一批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印刷企业,华联印刷是其中的佼佼者。”
      
      的确,华联印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时间回转到2001年8月,中国入世前夕,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修订后的《印刷业管理条例》。新条例取消了老条例中全面禁止外商独资经营印刷企业的条款,充分体现了扩大开放的时代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联印刷于2001年8月动工建设,2002年8月正式投产,成为港资在内地设厂的先行者。
      
      对民营投资者,中国印刷业同样保持开放态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包装装潢印刷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出版物印刷企业。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指出,继续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设立印刷复制企业。
      
      作为新闻出版业中开放最早、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领域,中国印刷业早已从改革开放前的国企“一枝独秀”,发展到今天国资、民资、外资“竞相开放”。近三年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印刷复制企业中,非公有企业营业总资产、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占比一直在80%左右。
      
      十年来,中国印刷业在引进来方面成果丰硕:美国当纳利、日本凸版等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中华商务、雅图仕、永发印务等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中国在走出去方面成绩初显:出版行业第一家走出去的企业——新时代印刷有限公司2004年7月在俄罗斯注册成立,中国第一家海外数码印刷基地——凤凰传媒国际(伦敦)有限公司数码印刷基地2012年8月在英国启动。
      
      如今,站在转型跨越的新起点,中国印刷业正在将科技与文化融合,促绿色与创意并进,让这个古老的行业重新焕发青春。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