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2020大型家电包装全自动钉糊箱解决方案...
  • 全媒体触发
  • 2020江西同乡会
  • 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
  • 中国制造业即将迎来黄金五年
  • 高速瓦线新标准问世
  • 其实,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当...
  • 东洋推出可高速印刷、可蒸煮的水性油墨
  • 9类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
  • 巴菲特印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
  • 30家央企争做雄安建设排头兵
  • Landa宣布2017年测试客户名单
  • 快递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 没名没姓的快递单为何令人踏实?
  • 一文读懂两会后最权威的经济研判
  •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是这50家
  • 第24届华南国际印刷展2017中国国际标签...
  • 跨境电商盲点之下如何走出新路子?
  • 包装印刷业未来几年哪些岗位最有钱途
  • 《箱纸板》新标准已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
  • 达能雀巢联手了
  • 《阿里聚安全 2016 年报》正式发布
  • 零售商们谈未来五年的“新零售”
  • 可口可乐在全球推动130年来最显赫的包装...
  • 阿里“新零售”战略即将宣布 追寻马云“...
  • 未来30个商业发展趋势
  • 可口可乐新包装可以换脸玩嗨了
  • 2017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2017年电子商务必将“有法可依”
  • 2月1日起一批新规新政施行
  • 东莞成中国春节第一空城
  • 纸包装行业的黑科技,可制作任意尺寸纸箱!
  • 上海连和即将发布互联式地板车
  • 2017包装设计5个发展方向
  • 2016年中国物流业大事件
  • 《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企36家入围
  • 三部门联合发布 《电子商务“十三五”发...
  • 十大新变化与新机遇-解读2017年中央经济...
  • 潘通发布2017年度色彩(附历年年度代表色)
  • “菜鸟”推出智能包装算法,纸箱厂一年...
  • 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 得废纸者将“得天下”,废纸逐渐成为企...
  • “双十一”是每个商家躲不过的“劫”
  • “201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 休闲农业7000亿大蛋糕
  • 2016双十一
  • 15省发布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微信Webike要做共享单车
  •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
  • 工业机器人市场再创新高产业发展仍需保...
  • 印刷企业四面楚歌 生存艰难投资热情低迷

           近日,一则消息备受关注:阿迪达斯公司已经决定关闭其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工厂所有员工将就地解散,届时工人会拿到(N+1)×月薪的补偿款。“补偿标准远远高于国家的相关标准”。消息一出在网站被大量转发。人工成本的上涨带给企业经营的压力之大可见一斑,行业巨头都在朝着“工价洼地”迁徙。而放眼印刷业内,不只人力成本在上升,各种不利因素也令印刷企业生存举步维艰、投资热情低迷。上游的印机装备制造商们苦不堪言,众多印机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行业的“严冬”正在来临。
      
      印刷企业:四面楚歌
      
      从河南省诸多小型印刷企业的考察中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都处于停工状态,机器闲置、工人或休息或在车间内留守,境况令人唏嘘。人力成本上涨是诱因之一。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工人而言,工资上涨是好事儿,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一再上升的人力成本已经开始令其吃不消了。反过来说企业的生存都难以为继,员工的工资更不会有着落。
      
      一直以来,印刷包装产业被誉为为其他行业“穿衣戴帽”的行业。消息中的阿迪达斯加工工厂撤离中国,同样会对印刷包装产业产生间接影响。正如江苏昌昇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杨明中所说:“这将会有很多代工厂和服务商受损,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使更多的印刷包装企业受影响。”
      
      而人力成本上涨带来的企业生存危机并不只存在于服装业,印刷包装业也同样如此。来自折页QQ群的信息,很多印刷企业老板感慨目前业务难做,其中最差的企业业务量下降20%以上。但折页机长的月薪却有提升,江浙一带一名进口折页机操作机长每月底薪从去年的3000元——3500元,已经升至3500元——4500元。
      
      MBO印刷设备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勇在表示时表示,其实在印刷市场上也存在行业巨头向“外”迁徙的案例。据他了解,一家知名的印刷企业,虽然不在行业百强名单中,但却是行业中隐形的“巨人”,颇有实力,以往一般将工厂选择建在一线城市的周边地区,例如深圳的东莞、北京的燕郊等,目的就是通过低成本竞争市场。而据了解,最近正在开始计划将工厂搬至越南。像这家印刷企业一样的工厂还有很多,已经出现了朝着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内西南地区以及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迁徙的迹象。
      
      印刷企业的生存艰难又何止人力成本上涨一项?报业市场形势的不乐观、电子出版物的冲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工价的一降再降……各种不利因素都令印刷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有消息称,下半年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将更加艰巨。生存还是毁灭,在以上背景下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投资环境:信心不足
      
      就像杨明所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印刷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带给印机装备制造商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谈到目前国内印刷机械的投资环境,杨明和陈大勇均说,目前印刷企业对设备的投资热情并不高。同时陈大勇表示,在5月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德鲁巴展会上掀起了一阵购机热潮之后,国内企业逐渐地开始放慢投资的步伐,到下半年将进入投资的低谷期。
      
      杨明分析了投资低迷的原因:“现在大家内心都充满了犹豫。”犹豫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来自于技术的发展。新型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虽是好事儿,但却令印机制造企业和印刷企业因为无法把握未来行业发展方向而感到无所适从。杨明举例,电子书包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强制推行,而我国并未制定出明确的实行时间表,如若真的采用电子读物替代教材教辅,这将带给教材教辅印刷领域颠覆性的变革,因此印刷企业心里没底,表现在投资上就会犹豫不决。
      
      此外,业内都已看到数字印刷的好处,却都一样的举棋不定。杨明解释到,除却商业印刷不谈,在出版印刷领域,虽然数字印刷发展得很快,但其实目前仍有局限性,存在材料和使用条件尚不成熟、还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还没有降下来等问题,而一旦以上问题得到解决,数字印刷是否真的会形成替代性的革命?大家现在心里依然没底。以此类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究竟会带给印刷业怎样的颠覆?这种颠覆会持续多久?目前大多数的印刷企业还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更没有看到已经在规模化生产的成功案例,因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对于投资购买数字印刷设备仍然持谨慎态度。
      
      犹豫的另外一个原因来自于国家的经济背景。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业内人士均在翘首企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可以有更多扶持印刷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出台。而在这之前,市场会以观望为主。杨明表示,其实目前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停顿观望的,也有企业在投资购置设备,但大多集中在技术进步和升级改造方面,解决眼前的设备升级、提升效率者居多,并不会对设备进行重复性购置。
     是挑战也是机遇
      
      虽然环境不甚乐观,但也有企业云:这是危机,更是机遇。陈大勇说,因为小企业更容易调转船头,而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这种环境下最难受的其实是在中间占大多数的中型企业,他们走到了是继续往前还是倒退回去的岔路口。而正是这种抉择的机会让一些企业停下来开始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另辟蹊径施展差异化竞争优势?这种思考对于一些探索的成功者来说化危机为机遇。
      
      陈大勇说,保持竞争力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购买设备、提高技术门槛的方式,但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这种实力;另外一种是发挥规模优势,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但这也需要有详细的核算过程,要想达到规模化必须有足够多的活源、足够使用的设备以及足够多的人工,如若没有,设备闲置、人工闲置将是更大的浪费。他举例说,很多企业都在进行通过规模化生产增强竞争力的尝试,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鸿博昊天、利丰雅高等公司在今年这样的环境下不但没有停止投资,反而都购置了多台设备,大肆购买设备走的就是发挥规模化优势的道路。而这种竞争环境导致的结果就是令印刷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由市场的无序竞争变成巨头竞争。这正是所有行业在发展中都会经历的过程。
      
      杨明认为走专业化道路、为主干企业做配套性服务,也是中小型企业生存下来的一种途径。例如浙江地区的印刷企业就分工明确,围绕着书刊印企,有多家做装订、覆膜等后道加工工艺的企业为之配套。各司其职,规模随之提高,效率提高,成本下降。陈大勇也认为,印刷企业在羽翼尚未丰满之前不要一味地拼大而全,这无异于慢性自杀。中型企业唯有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特色经营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本。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