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2020大型家电包装全自动钉糊箱解决方案...
  • 全媒体触发
  • 2020江西同乡会
  • 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
  • 中国制造业即将迎来黄金五年
  • 高速瓦线新标准问世
  • 其实,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当...
  • 东洋推出可高速印刷、可蒸煮的水性油墨
  • 9类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
  • 巴菲特印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
  • 30家央企争做雄安建设排头兵
  • Landa宣布2017年测试客户名单
  • 快递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 没名没姓的快递单为何令人踏实?
  • 一文读懂两会后最权威的经济研判
  •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是这50家
  • 第24届华南国际印刷展2017中国国际标签...
  • 跨境电商盲点之下如何走出新路子?
  • 包装印刷业未来几年哪些岗位最有钱途
  • 《箱纸板》新标准已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
  • 达能雀巢联手了
  • 《阿里聚安全 2016 年报》正式发布
  • 零售商们谈未来五年的“新零售”
  • 可口可乐在全球推动130年来最显赫的包装...
  • 阿里“新零售”战略即将宣布 追寻马云“...
  • 未来30个商业发展趋势
  • 可口可乐新包装可以换脸玩嗨了
  • 2017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2017年电子商务必将“有法可依”
  • 2月1日起一批新规新政施行
  • 东莞成中国春节第一空城
  • 纸包装行业的黑科技,可制作任意尺寸纸箱!
  • 上海连和即将发布互联式地板车
  • 2017包装设计5个发展方向
  • 2016年中国物流业大事件
  • 《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企36家入围
  • 三部门联合发布 《电子商务“十三五”发...
  • 十大新变化与新机遇-解读2017年中央经济...
  • 潘通发布2017年度色彩(附历年年度代表色)
  • “菜鸟”推出智能包装算法,纸箱厂一年...
  • 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 得废纸者将“得天下”,废纸逐渐成为企...
  • “双十一”是每个商家躲不过的“劫”
  • “201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 休闲农业7000亿大蛋糕
  • 2016双十一
  • 15省发布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微信Webike要做共享单车
  •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
  • 工业机器人市场再创新高产业发展仍需保...
  • 把握形式 从十八大看我国印刷行业发展前景

           ·十八大与印刷之一: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从十七大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彰显出我们党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也成为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近年来在印刷业中风起云涌的绿色印刷,很好地契合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
      
      自2010年印刷业正式推进实施绿色印刷以来,绿色印刷在中国成绩显著。在刚刚结束的2012绿色印刷宣传周上,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发布了《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对实施绿色印刷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有153家企业获得了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基本形成,实施绿色印刷工作成效日益显著,在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惠及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实施绿色印刷后的成果显著。据估计,实施绿色印刷后,我国整个印刷行业因实施节电、节水、节墨、节纸等环保措施,能耗及印刷材料损耗综合成本每年减少约5亿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每年减少排放总量的约1.5%;绿色印刷认证企业数量目前只占全国的0.15%,但其产值却占到了全行业约4.5%;全国一半以上中小学(超过9600万)至少人手一本绿色印刷教科书。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显示,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印刷产品的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政府相关部门还将陆续制定和发布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的相关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争取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
      
      实施绿色印刷是我国印刷业“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绿色印刷的实施,正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印刷的深入开展,还有赖于全行业及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为绿色印刷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绿色印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势必又将掀起一阵绿色印刷发展狂潮。让我们全体印刷人共同携手,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为推动绿色印刷的快速发展而奋斗。我们坚信,绿色印刷的实施必将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生态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八大与印刷之二:文化产业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他还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早在2009年,我国就已经颁发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到十八大特别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不容动摇,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2011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已占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1.46万亿的近60%,约占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出的20%,印刷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对于广大印刷企业来说,要积极将自己定位为文化产业,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
      
      然而,一些诸如传统印刷企业如何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如何嫁接文化创意元素,如何布局文化生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刷企业。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2012年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在题为《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演讲中给出了答案。概括地说,便是丰富印刷内涵,加快向现代服务型产业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对接产业转型期的发展需求;多方利用资源,在多元发展中获得生机。
      
      具体来说,就是传统印刷企业应该打破自己原有的生产形式,加快从被动加工型产业向主动服务型产业转变,致力于提供设计、采购、印刷、配送等一条龙服务项目,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印刷,率先实施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工程,在满足个性化、按需印刷需求的同时开辟新的业务领域;积极服务上下游产业,进军出版发行、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等产业,也可以从现有业务入手,作出差异特色,创造新业务生态等。此外,印刷企业也需要主动了解、积极争取一些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而出台的专项资金、政策等,为转型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
      
      总之,印刷企业需要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而贡献力量。
      
      ·十八大与印刷之三:转型升级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传统印刷产业的一部分,印刷业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集约凝聚程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素质潜能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即为“大的不强,小的不精”,行业内企业间竞争远多于协调合作,导致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多数印刷及设备器材生产企业在市场中过分依赖成本优势和低价竞争策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创新上投入不足。致使国产印刷设备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相比,在科技含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有明显差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并通过实施绿色印刷、培养示范印刷企业、推广数字化技术等办法,逐步引领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实施绿色印刷方面,政府积极扩大绿色印刷的实施范围,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使印刷企业在有形和无形力量的引导下,主动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生产环境,从而促进印刷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201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勾画了“十二五”期间实施绿色印刷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目前,我国已有160多家企业通过绿色认证,到“十二五”期末,要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
      
      在培养示范印刷企业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印刷示范企业。按照2011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等首批25家印刷企业已经获得“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的称号。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达到100家左右。这类企业将在多方面领域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在推广数字化技术方面,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在国家发改委成功申报了印刷产业专项项目,包括“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和“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两大工程,第一批10大项目5420万元已从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结构调整资金中专项拨付,其后项目也在陆续申报、审理过程中。
      
      此外,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和财政部不久将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印刷业转型升级工程的通知》。目标便是围绕印刷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抓住重点工艺和设备的研发、集成与应用,推动发展中瓶颈问题的解决,促进重大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深化,加速印刷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形成。力争3-5年内培育一批在绿色印刷和数字化印刷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骨干印刷企业,使我国印刷业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值大幅增加、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相关企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会,紧跟政策,苦练内功,以企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为印刷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印刷企业及印刷设备器材供应商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紧跟政策,苦练内功,以企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贡献一份力量。
      
      ·十八大与印刷之四:人才培养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人才是产业素质提升的关键,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印刷人才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印刷业关注的焦点话题。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印刷人才培养,自2008年,第一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已成为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成为印刷业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良好平台,获得了业内各界人士的肯定和欢迎。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结表彰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系统、全行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促进行业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进一步做好行业人才工作,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促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方针,为人才在事业中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向导,把队伍建设与服务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宽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渠道;努力为人才实现价值创造有利条件,开创人人争先努力成为人才的局面。
      
      目前,印刷业正经历着数字化浪潮的洗礼,印刷+IT的人才极为紧俏。因此,印刷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强对各种人才的系统化专业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于软件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也要发展高等学院、科研机构在印刷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继续组织好印刷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印刷行业资格认证体系,完善准入条件和制度,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适应印刷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十八大人才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全体印刷人共同努力,以人才培养促进行业发展,以人才培养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梦想而奋斗。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