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2020大型家电包装全自动钉糊箱解决方案...
  • 全媒体触发
  • 2020江西同乡会
  • 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
  • 中国制造业即将迎来黄金五年
  • 高速瓦线新标准问世
  • 其实,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当...
  • 东洋推出可高速印刷、可蒸煮的水性油墨
  • 9类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
  • 巴菲特印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
  • 30家央企争做雄安建设排头兵
  • Landa宣布2017年测试客户名单
  • 快递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 没名没姓的快递单为何令人踏实?
  • 一文读懂两会后最权威的经济研判
  •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是这50家
  • 第24届华南国际印刷展2017中国国际标签...
  • 跨境电商盲点之下如何走出新路子?
  • 包装印刷业未来几年哪些岗位最有钱途
  • 《箱纸板》新标准已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
  • 达能雀巢联手了
  • 《阿里聚安全 2016 年报》正式发布
  • 零售商们谈未来五年的“新零售”
  • 可口可乐在全球推动130年来最显赫的包装...
  • 阿里“新零售”战略即将宣布 追寻马云“...
  • 未来30个商业发展趋势
  • 可口可乐新包装可以换脸玩嗨了
  • 2017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2017年电子商务必将“有法可依”
  • 2月1日起一批新规新政施行
  • 东莞成中国春节第一空城
  • 纸包装行业的黑科技,可制作任意尺寸纸箱!
  • 上海连和即将发布互联式地板车
  • 2017包装设计5个发展方向
  • 2016年中国物流业大事件
  • 《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企36家入围
  • 三部门联合发布 《电子商务“十三五”发...
  • 十大新变化与新机遇-解读2017年中央经济...
  • 潘通发布2017年度色彩(附历年年度代表色)
  • “菜鸟”推出智能包装算法,纸箱厂一年...
  • 201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 得废纸者将“得天下”,废纸逐渐成为企...
  • “双十一”是每个商家躲不过的“劫”
  • “201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揭晓
  • 休闲农业7000亿大蛋糕
  • 2016双十一
  • 15省发布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 微信Webike要做共享单车
  •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
  • 工业机器人市场再创新高产业发展仍需保...
  • 电子书行业集体亏损 2013难言乐观

          尽管亚马逊在2009年12月便宣布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实体店书籍的销量,但事实上,电子书日子并不好过,亏损是行业常态,鲜有人能赚到钱。

      受困于数据源质量低劣、盈利模式模糊及市场羸弱,电子书企业盈利极难。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书城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行业大年馑不好,但亏本还要做。“前景普遍看好,先占住位置。”据悉,该公司对书城平台的投入比之前大大减少。

      在此背景下,小米子公司北京多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看”)却选择逆市加码,他们计划在2013年将大幅增加在电子书内容的投入。不过多看自己亦承认,其电子书业务今年仍不可能盈利。

      亏本的生意

      通过一到两年的探索,业内人士发现,要在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赚到钱很难。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曾表示:“数字出版看上去诱人,实际上难啃。”

      行业在经过前两年大扩张后的投入后,各大平台的投资趋于谨慎和理性。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据了解,小米旗下的多看计划今年增量扩容,逆势加码。

      多看副总裁胡晓东说,2012年,多看书城的1000本书是从2万本书中选出来的,今年的计划是从20万本书中选择2万本上架。

      现阶段多看书城有1100多本书,每天销售出去的书的数量,大概是1000多册。每本书的成本大概在8块钱左右,日收入1万。但是其中70%的收入要给出版商,一个月的毛利不到10万。

      目前多看书城有110个人,每月的成本是150万,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亏本的生意。同时多看承认,其电子书业务今年仍不可能盈利。

      据了解,数据源不好是目前行业发展的顽疾。

      书城从出版机构拿到的书籍原始数据源,根本达不到制作的基本要求,必须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很多时候书城得到的只有合同上的书名,至于具体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只要是书城平台,无一例外都在做这个工作。“新书有电子版还好一些,一些旧书只能自己扫描成PDF,然后转换,很浪费精力,但没办法。”

      电子书平台而不是出版机构来做内容,这被一些业内人士所诟病。他们的观点是平台不是出版社,不应该成为内容制造者。

     不过现实中,电子书平台企业只有自己去补漏。“在实际操作中,电子书是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体验,原始内容数据源有问题,但又为了满足用户的完整体验,只能自己去补位。”胡晓东表示。

      据悉,多看准备在今年投资200万元组建一个15人左右的审校团队。多看的要求是,这支审校队伍不光能找出原始数据中的错别字,还要能快速地发现文中的语法错误、漏句漏段,因此多看要求审校者必须是具有5年以上编辑经验的中级编辑。

      但是,多看仍无法有效解决平台面对的共性问题:技术及内容的同质化严重。“这个也在探索当中,目前我们还做得非常初级。”胡晓东说。

      不竞争无合作

      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公司副总裁施艾文曾在2007年谈到,在数字出版中,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基于这样的共同认识,由于出版商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本及图片,平台只好如上述自食其力。

      “如果出版机构从书印刷之前就考虑到书的出口问题,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准备什么样的格式给电子书,什么样的格式给手机,什么样的格式给IPAD,什么是拿来印纸书的。纸书和其他的不同的输出设备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现在只考虑的更多的还是纸书。”上述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书城负责人也认为,当前数字出版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出版机构也有其苦衷。

      “纸书很简单,它的特点是投递的渠道不同。电子书不一样,电子书没有一个规范的东西。你用IPAD看,用电脑看,用手机看,用阅读器看,技术和标准是不一样的。哪个平台要自己做的话就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案,不是简单地一个产品。它也包括你的硬件、软件、支付等一系列的问题。”中信出版社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黄锫坚说。

      因此,平台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加工一本书,加工完后,没有平台愿意把资源分享给别人。造成的情况就是,有的书没人做,有的书被做了很多次。加工一本书要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的成本,因此现有条件下无法形成共享机制。

      事实上,平台间的合作早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在做,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在大家各自的盈利模式都不清晰的情况下,不知道该怎么合作。

      与此同时,有趣的是因为现在没有利益冲突,平台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大家都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自己。“数字出版有几百亿的市场,但目前全行业只拿到几个亿,严肃阅读方面的电子书都达不到百分之一。”胡晓东说。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